第(3/3)页 介绍那里的特产手工艺品。 为政府的推动,李顺才的编织也达到了绝无仅有的订单数量。 “李顺才同志,这些订单你有信心吗?” 周桂兰问道。 “有,不停的编,不停的编,总有一天能完成的。” 顺子实在的回答,李大宝点头附和。 只有李由知道周县长不是这个意思。 “周县长,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仅靠我们村里这几十口子人,恐怕短时间之内无法完成这些订单的,还希望政府能够帮忙牵头,帮我们成立一个编织工厂。 我们愿意无偿将这手艺教授给大家,带领大家一起将我们这里的编织发扬光大,成为我们独有的特色,也让农民朋友除了平时的种田之外,也能通过自己的手艺获取一份收入”。 李由殷切的看着周桂兰。 周桂兰没想到竟然有人跟他一样的想法。 “你的想法很好,只要你们同意。我可以帮忙!” 周桂兰看着李由说道之后,目光转向李大宝父子。 这父子两个懵懵的,但他们知道只要是李由说的就是对他们有利的,他们赶紧点头。 “李知青说的对”! “行,政府出钱给你们建车间,但是说好,你们要是盈利之后,这部分钱要慢慢的还给政府。” 李大宝看着李由点头才敢答应。 周桂兰看明白了。 这个村真正说了算的,是面前这个个子不高的女知青。 在秋收之前,政府开始帮忙筹办编织厂的事情。 地址就选在大石头村! 附近村的人踊跃报名。 人多力量大,这厂子建成的的速度很快。 李大宝看着自己面前的红纸,高兴的念了一边又一遍。 他不认识字这几个字呀,还是闺女李大妮儿教的呢! “厂长,李大宝!设计大师,李顺才。” 哈哈。 两个乡下土巴子一跃成了一厂之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