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郭斌方逐渐放弃了当初轻狂而不切实际的梦想。正是因为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整个社会对篡汉自立的满满的排斥感,郭斌方为自己当初的“幼稚行为”感到好笑。 他知道,若是依照现如今的形势发展,中原的形势必然会与历史上出现极大的差别。不说别的,曹操可能便不会如历史上一般占据豫州、兖州一带了。历史上的曹操集团,内部分为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笼统地说,汝颍集团主要是汝南与颍川左近的豪门大族,其中以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陈群、钟繇等顶尖谋士为代表;而谯沛集团,则是以曹氏、夏侯氏宗族姻亲为核心,包括许褚、丁冲、任峻等谯县籍人士在内与曹操关系密切的势力集团,这支势力则是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典韦等武将为代表。 如今郭斌做了颍川郡守,将颍川郡内的豪门士族一网打尽,建立了自己的班底,可以说将历史上曹操的半壁江山都给挖了过来。况且,以郭斌如今在颍川郡发展出来的庞大势力,可谓蒂固根深,可以说只要他不浪,基本便很难被人翻盘。因此,有了郭斌介入后,曹操起码不会如历史上那般成为统一北方的一代枭雄了。 然而,人都是有感情的,当郭斌深深介入这个社会,与这个时代的人进行交互影响之后,他们之间便形成了深深地牵绊。举个例子,卫仲道的死于黄巾军有莫大的关联,可是在面对张角这个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贫苦百姓推翻腐 朽 堕 落的东汉朝廷而不惜己身的太平道首领时,看着他虽身受重伤却依然放不下广宗城内的十几万黄巾士卒,郭斌怎么会忍心一剑了解了他? 再说将张角刺伤的赵升,他化名唐周潜入太平道,为了师门的仇怨,十数年如一日地辛苦只为了能将太平道覆灭。他在东汉朝廷眼中是回头是岸的国之忠臣,在同门如张衡、卢氏、张鲁的眼中是尊师重道的好人,可是在几十万太平道眼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恶人。张角于郭斌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而唐周又曾几次救过郭斌的性命,当他二人相斗的时候,郭斌到底该帮谁? 另外,以天子刘宏对郭斌的看重,郭斌难道真的忍心做东汉王朝的逆臣? 诚然,政治是无情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郭斌如今混迹东汉官场,并且一步步成长为可以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政策施加影响的高级官员,对天下的大势自然看得更为明白。他知道,即便曹操起不来,形不成历史上那股统一北方的强大力量,东汉王朝怕也不好办了。 因为,整个东汉王朝的支柱力量,并不是连饭都吃不饱的贫民老百姓,而是遍布天下各处的豪门大族。这种情况的形成,若要追根溯源,怕是要牵扯到西汉立国之初汉高祖刘邦的一系列政策了,这里却不需赘言。在西汉末年的乱局之中,这种散居各地的地方势力于战争中重新洗牌,一部分关东的豪族早早地便被统一到了光武帝刘秀的麾下,成为贯穿东汉一朝最为庞大的中原豪族势力;而另一部分关西的豪族,则通过归顺的方式成为东汉王朝的一份子。 正是这源远流长又极复杂的历史发展轨迹,使得中原豪族与西北豪族这两支力量成为东汉王朝最根本的支撑力量。然而,权力从来都是贪婪的,它们天生便会想尽各种方法努力扩展自己的边界。因此,由皇权延伸出来的宦官权力,便不可避免地与外戚和党人发生争斗。 一个个骄横野蛮的外戚家族的分崩离析,代表着天子的权力对西北豪族的打压,昭示着西北豪族力量的削弱;而桓灵二帝之时的党锢之禁,则是皇权对中原豪族的打压,毕竟这一支力量是由组成外朝的主要成员所把持,东汉王朝的行政人才便来源于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