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京中-《重生东汉末年》


    第(2/3)页

    便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汉朝政府终于在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春,决定弃置珠崖郡。

    汉元帝下诏称:“珠崖虏杀吏民,背叛为逆”、“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民,凶年随之。其罢珠崖郡,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不欲,勿强。”

    从此,在汉朝最为鼎盛之时被纳入中国版图的朱崖州,到64年后汉朝开始衰弱的元帝一朝被弃置。至于东汉初立之时,马援是否到过朱崖州,因为没有正史记载,却成了一桩悬案。只是单从武帝时竟能在海南岛上设了两个郡,便可推知即便是在西汉时期,海南岛上的人口数量也是极可观的。

    经过郭斌与戏志才等一众文臣谋士的商讨,认同了郭嘉要将粮食生产基地放到朱崖州的提议,只是这要在下面几年之内慢慢推行,其中所涉及的与当地土人之间一系列的交涉问题,却也并不用经过士家或大汉朝廷了。乱世之中,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因此这个时候还是要低调一点的好。

    基本上,郭斌此次觐见天子是极成功的,双方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天子刘宏得到了每年五十万钱的额外收入,并且将林邑国王范熊留在了洛阳。往后,东汉朝廷也算有了制衡林邑国的武器。而郭斌则得到了连接交州商路的合法性,并得到了香山岛的所有权和在夷州上建设中转基地的权力。虽然即便是私下里这些事做了也就做了,却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有了天子刘宏的肯,那许多事情的做法便可以更加大胆一些了。

    中国人做事讲究名正言顺,即便是人人都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却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个理由,仿佛这样才心安理得一点。越是窃国大盗,在政治上的表现便越是谨慎小心,历史上曹丕便不敢将汉献帝杀了直接称帝,而必须要费尽心机地搞一套禅让的把戏出来。

    如今,这一条商路既然得到了天子刘宏的认可,其安全问题想来在未来几年之内至少是不用担心的,大大小小的江湖小贼虽难以完全避免,官面上的事情却不必太过费心了。当然,所谓阎王好斗小鬼难缠,近海航行还则罢了,这转入淮水以后所要经过的各个地方却要将关节疏通好了。

    郭斌此次进京,除了要参加杨赐的葬礼,并将新开辟的水上商路的名义搞清楚,还要将刘陶的尸骨带回颍川去。

    郭全在京师主持大局,将京中的动向及时回报颍川,并将郭斌的指示贯彻落实,俨然其在京师的代言人了。所谓居京师大不易,即便是有郭斌在背后支持,郭全也锻炼得圆滑成熟了许多,见了郭斌虽还是那副痞赖跳脱的样子,于京中郭府众人之中却是威望甚高。

    想想也是,京师之中物资丰盈,各地的特产令人眼花缭乱,又最是权贵、宗室汇聚之所,郭全整日里混迹其间,又有袁绍这个汝南袁氏最杰出的子弟时时照拂,自然是如鱼得水。再说了,郭全本便是极聪明灵活之人,于待人接物颇有所长,再加上颍川郡与京中权贵相交颇多,各种商业合作往来密切,郭全却也历练得颇长袖善舞了。

    如今的郭全见惯了大场面,寻常宗室就不必说了,大将军府都是经常进出的,甚至连天子都见过几次,说过话的。因此,这个颍川郡郭府在京师的大管家那是气派十足,威风凛凛,再不复当初擦着长鼻涕追着郭斌叫大哥的顽童模样。

    此次杨赐过世后,郭全得到消息便早早地派遣人手往杨府帮忙,郭斌与杨府交好,杨赐病中郭全也多次奉命前往探望,每次前去身后都跟着一大车一大车的名贵稀有的药材,因此杨彪与他这个长袖善舞的族弟也是极熟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