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交州之行(四十五)-《重生东汉末年》


    第(3/3)页

    白蜡杆有弹性,存得住能量,非但可以在兵刃相交时通过枪身的抖动卸掉对方的力道,更可以在对方格挡的时候变弯。枪身弯了就会反弹,这时候使枪的人只需要抖动握着枪把的手,枪把一转,枪头就绷出去了。

    这一绷之中,既有挽枪花时己方的力道,又有对手格挡之时因反弹而借上的力道,故此这力道较之初时增强了将近一倍。况且长枪是在挽着枪花的,因此其在刺中人身体之时便天生带着一股钻劲儿。

    可别小看这股钻劲儿,不要说是尖利锋锐的铁质枪头,便是一根圆滑的软木头,若是带上了钻劲儿都能钻出火星来。再瞧瞧修地铁时的钻头,却还是平平的丝毫不见棱角。因此,虽说是钻劲儿,其实靠的却是摩擦。地铁的钻头靠的是表面凹凸不平的形态将地底下的砖石磨下来;自家的房子中,为下水道或排气孔打洞时是要将与桶状的钻头接触面的砖石磨掉。这个力量,靠的有两方面,一个是其本身旋转的力量,一个是向前推进的力量。

    若是只有旋转的力量却没有向前推进的力量,那么钻头便只能在墙体表面瞎晃悠,这跟按摩有什么区别?而若是只有向前推进的力量却没有旋转的力量,那么钻头也定然进不了砖石之中,谁也没有将一个铁桶按进墙体中的本事。

    枪尖之所以要造得尖锐而锋利,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接触面的压强,如此摩擦力自然便高了。再借上枪身弯曲所形成的弹力和使用者向前的推力,这枪尖扎在身上的力道自是可想而知。枪尖刺在身上,一枪便是一个窟窿,极难愈合,以如今的医疗水平,养护中保持不感染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刺死砍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防御大枪,最好的手段就是贴着枪身听劲。练习大枪挽枪花时,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也是听劲的先决条件。待听好了劲儿后,顺着对方的枪杆将其长枪格在外面,再顺势中宫直入,这枪花便也破了。这就是所谓的“贴杆而入,见肉分枪”。

    试想一下,枪尖刺入,枪把抖动,枪头在肉里稀里哗啦一通乱钻,那还不在人身上扎一个大洞出来?后世凶名赫赫的达姆弹,便是弹头入肉以后开花的,想要将其取出来,则势必要用手术刀在伤口处开个大洞。

    在战场之上,进行简单手术已经是极奢侈的行为,中了达姆弹后,若是不能迅速运往后方,基本便可宣布死刑了。长枪也是同样的道理,若是用刀子砍伤,只要将伤口消毒,两边的肉还可以长合到一处,若是一枪捣了个洞,这么大一块肉要长起来需要多少时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