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黄巾军开府库,散粮食;散居各地的黄巾余孽如今也是劫掠州县,攻击守备不够严整的地方豪族。当初是为了取得军资、装备以支撑太平道与官军的对抗,如今却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些在黄巾之乱后回到家乡的流民,或是租种地主的土地,或是向地主借了种子和口粮,重新开发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为了恢复原来平稳安定的生活。 然而,那些太平道余孽,带着原本还是良民的老百姓,打着劫富济贫的幌子四处劫掠,使得原本刚要安定下来的农民连最后一点口粮亦被抢光后,再不可能筹措起偿还借贷的地主的财货,便不得不加入其中,再一起去抢别人。强盗们靠着这个法子,裹挟归乡的老百姓,迅速增强自身的力量,实力愈发坐大。 这样做的后果是,老实种田的人连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因此便也没有人愿意种田。依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整个天下恐怕会越来越乱,饥荒会较之黄巾之乱初起时更要剧烈。因为此时地主与农民之间,那种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已经崩塌,农民想要从地主手中借贷种田用的启动资金的难度也大大提高,老百姓想要老实种地生存亦变成了一种奢望。由此看来,东汉王朝确然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了。 面对全国性的粮食危机,颍川郡身处大潮之中,自然也无法避免。郭斌可以用葡萄酿酒,可以用甘蔗酿酒,却怎么也不会支持用粮食酿酒。到了关键时候,无论是美酒还是五铢钱,又或者抵用券,都无法填饱肚子,没有人会与自己饿得乱叫的肚子讲道理。 必将到来的粮食危机,郭斌和麾下的智囊们早已预料到了,为了保证颍川郡的稳定,他们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这措施说起来也简单,主要分为几个手段。 第一,利用颍川郡强大的税收能力和地方豪强们强横的财力,尽最大可能地从各地收购粮食。第二,在颍川郡中建设大型粮仓,这粮仓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极为庞大而先进,所用的是塞外三城的动滑轮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利用在黄巾之乱中渐渐累积而成的丰沛的人力资源,大规模开垦荒地,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屯田,提高颍川郡内的粮食产出。 在这个时代,人口较之后世少之又少,荒地也有极多。然而,因为生产力水平有限,一个人所能料理的农田规模也极为有限,因此即便是在相对来说人口众多的颍川郡,荒地的面积也是大得惊人,短时间内根本不用担心土地不够用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3/3)页